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淺談國中適性輔導之我見

  【文/洪錫璿 臺北市大安國中校長】
 十二年國教的五大基本理念就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適性揚才、多元進路與優質銜接。其核心精神其實就是「適性」,落實以學生為學習中心的基本價值。

 基本上國中教育,都應該基於適性的概念來輔導學生學習。如果針對輔導學生從國中階段畢業後,如何選擇下一個學習階段的歷程為主題。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討論的適性輔導。

 適性輔導一般可分為三個層面來操作,第一是協助學生自我探索,經由瞭解,發掘自己的潛能。第二是生涯試探,透過操作體驗,學生更真實接觸到這些進路的實際樣貌,而非只是空洞的名稱。第三是收集統整各種資訊,引導學生為進路做出抉擇。簡言之,適性輔導可以歸納成自我瞭解、多元試探、妥適抉擇三個向度。

 就我所瞭解,臺北市中學對於適性輔導都有完整的規劃與實施步驟。「自我瞭解」不單從學生的學習情形去分析,也教導學生自我覺察的技術,更透過許多專業級的心理測驗,客觀的呈現出學生的個性性向、職業傾向、學習策略等資訊,學生透過各種資訊,逐步掌握自我的圖像。「生涯試探」也不同早年,現在主張是多元試探,不再只是高中、高職、五專這樣的名詞解釋,而是從一些基本介紹出發,辦理許多試探的課程、營隊、從業人的經驗談…等等多元的方式,藉由操作、體驗、分享,讓學生更能貼近,去感受到這些進路的真實面貌,不再只是憑空想像。就「妥適抉擇」的部分,許多學校從學生國中一入學,就開始建置學生生涯檔案資料夾,教導學生將其資料有系統的記錄與分析,到了畢業選擇進路前,更安排專業的輔導教師與導師,與家長、學生一同討論,也辦理多次的模擬志願選填等等,其用心就是希望能協助學生能有更完整、更周延的資訊,去選擇最適切的進路。

 其成效如何,就我近年與家長們的互動來觀察,十二年國教的議題上,適性輔導確實漸漸受到重視,像近年來選擇高職或社區高中的情形越來越多,這顯示僅以學校排名作為學生進路的考量,已有了新的轉變。

 但適性輔導不是單純的選校問題,值得我們努力的地方仍多,我僅列舉二點供參:
第一適性輔導關乎國家人才的培養,要配合國家未來發展需求,應該還是要考量就業市場的需求面。例如現下高職餐飲、美容等林立,一些汽車修護等工業類科大量萎縮,這符合未來的社會需求面嗎?還是完全配合學生的流行?會不會造成人才供給的失衡,學生未來反而跌入結構性失業的窘境。學生對政策與趨勢的資訊掌握度不足,政府有責任讓學生瞭解的更多,像是目前市場的趨勢與國家未來的政策走向,才能減少現下高投資低報酬,教育資源重疊浪費的情形。政府未來適當的介入人才供需的整體調控是必要的,更是一種責任。

 第二適性輔導不是未來的保證書,國中學生畢業後,其能力、環境、境遇都還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我們說人生就是不斷的學習與抉擇,國中時期的進路選擇,只是現階段的最適解,未來誰也不能斷言未來的發展,也因此認真周延的做好眼前的抉擇即可,即便不如己意也不用過度反應,向前繼續努力才是更重要的。未來的社會變動快速,一個人一生換過好幾個工作是常態,相當多的人轉換的工作根本是跨領域的,甚至與自己學歷無關。所以選擇不能斷言好壞,發展還是要看自己如何面對。我們換個角度說,適性輔導的價值,在教導學生學習到如何自我瞭解、多元試探、妥適抉擇的能力,這可能比決定的本身更具有影響性。面對未來生命中無數的問題,眼前的幸運或挫折都是一種經驗,經驗如果成為能力提升的動力,對學生絕對是正向的!如果親師生不能認知到適性輔導的有限性,與抉擇能力提升對學生生涯的積極性,適性輔導就還有努力空間。

 綜言之,適性輔導有著十二年國教的靈魂,教育單位也卯足全力去經營,也逐步呈現成效。但適性輔導成不成功,不是端看教育現場的改變,更重要的是要看向未來,國家的競爭力與人民的幸福健康是否真的提升。沒有正確的整體的國家規劃,如何人盡其才?適性就只是一個海市蜃樓。

 適性輔導絕對不是選校輔導,是一種個人觀念與能力的培養,更未來國力的基石,是一個需要大家一同努力的議題!

教育現場的「衛星導航」現象

 【文/謝丞韋 臺北市景興國中輔導主任】 pic

 假日與家人出遊,在雙北地區只要說出一個地點,我總是可以很快的在腦海中搜尋出一份路線圖,頂多出發前再看個Google地圖就可以準確的抵達,無須使用衛星導航。這樣的能力,其實是在大學時訓練出來的。從外地到臺北念書,當年沒有網路,沒有手機,更沒有衛星導航,摩托車置物箱裡一定放著一本地圖,在查地圖、走錯路、再修正、找到目的地的過程中,對大臺北地區的路線刻畫出深刻的印象。

 開車的朋友都應該有過類似的經驗,如果前面有人帶路,你跟在別人的後面車開,或是旁邊有個人指揮你往前、往左、岔路向右……,直到抵達目的地,你腦海中還是沒有概念,對路線仍然不熟悉,下次你還是找不到目的地。為什麼?

 國立政治大學詹志禹教授曾經發表過一篇有關「衛星導航父母」的文章,詹教授指出,自己找路,是一個主動學習的過程;依賴衛星導航或別人指揮,是一個被動的學習過程。主動學習者從蒐集資訊、思考判斷、建構假設、嘗試錯誤、解讀回饋訊息,到重新蒐集資訊、重組思考、調整假設、改變行動、解決問題等歷程,都是由自己自主完成。被動學習者,在此歷程當中則被剝奪部分或全部責任。結論顯示,在指導孩子的互動歷程當中,指導者如果主控性太強,被指導者只不過聽命行事,而沒有自主思考、建構假設和決策判斷的機會,那麼他的學習成果將非常有限。

 從事學校行政工作以來,經常與家長討論親師溝通或親子教養的問題。孩子的人際互動問題,包含同儕之間的相處或師生互動,是很多家長最憂心的,甚至想衝到學校幫孩子解決問題。適度的親師溝通和意見反映是需要的,但我不認為家長可以替孩子「擺平」這樣的問題,親師溝通可以聚焦於「孩子欠缺哪些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未來孩子會繼續升學,會進入職場,會遇見各樣的同學、師長、同事或老闆,每一種人有不同的個性。學習適應環境、學習與人相處的能力與面對問題的態度,是孩子最重要的功課。面對人際互動的問題,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去思考可能的問題所在,然後給予適當的建議,接著讓孩子去嘗試、再修正、改變行動,最後解決問題。

 為了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父母親固然不應該過度保護、幫孩子做太多事情;身為教育工作者也要時常檢視自己,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是否主控性太強?家長和師長們都要避免扮演了「衛星導航」的角色,剝奪了孩子最重要的學習歷程!

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你家就是我家:來自互助的力量

   【文/塗振洋  臺北市雨聲國小校長】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裡,必經歷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隨著年齡的成長及背景的關係,三種教育的影響只是在比例的調整而已,家庭教育主要在於支持,學校教育在於啟發,社會教育則在於歷練;當孩子越小時家庭教育所佔的影響力越高,孩子也更需要家庭的支持與陪伴,除了言教外,境教與身教更形重要,雖然此時孩子若能親身體驗,其學習的印象才會更是深入與了解,但是在孩子有限的時間與機會下,亦不可能任何事情都必需親身經歷才能獲取經驗,所以模仿就成了他在學習上不可或缺的方式,透過觀察別人,進而轉化成自己的價值,這就是學習上很重要的類化與遷移的學習。

 在此,分享三個例子,讓你我彼此勉勵,第一個例子:記得有一次,大約是下午5點40分左右,巡視課後班下課情形,剛好走到二樓的教室,遇到一位孩子和他母親站在教室門口,好像在等人下課的樣子,因為恰好寒流來襲,天色也暗,順口問了那位媽媽:天這麼冷!怎麼還沒回去。那位媽媽告訴我:在等孩子的一位同學,因為老師還在指導她功課,等她寫完功課,一起載她到陽明醫院坐車。原來這位女同學平時都自己上下課,由於家裡住得比較遠,所以必須走到陽明醫院坐接駁車,再到捷運站坐車回家,因為冬天天色較快暗,女孩一個人走到醫院這位媽媽不放心,所以同時接自己孩子下課時也一併載那位孩子到陽明醫院坐車。

 第二個例子:一位高年級孩子平時都是父親接送上下學,但是一天因為南部有事必須回去處理,又恰巧這位孩子最近在家扭傷腳,再加上母親不會騎車與開車,所以那天早上母親只好帶著孩子走路上學;正要出門上學時,剛好遇到學校的一位家長也要送孩子上學,看到這位高年級孩子走路的樣子,得知她腳受傷情形,二話不說就一起載著自己孩子和這位孩子一起到學校來上課,省卻了這孩子走路的辛苦。

 第三個例子:是來自於一位幼兒園家長的分享,當她孩子第一次進到學校,參與第一次校外教學時,因為她剛好自己有事,所以無法參與擔任愛心媽媽;當孩子校外教學回到家,她擔心的問孩子今天校外教學怎麼樣?孩子若無其事的回答說:很好啊!誰的媽媽幫我什麼?誰的媽媽又幫我什麼?所以媽媽你放心啦!到第二次校外教學時,她決定參與協助,到了目的地,她看到了也感受到了,正如第一次校外教學後孩子所告訴她的景象一樣,班上孩子的媽媽參與校外教學,真的不是以照顧自己孩子為主,而是協助老師照顧家長沒來的孩子,就因為這樣,所以參與協助的家長不用擔心自己的孩子,因為別的家長也會照顧他;就是班上特殊孩子的家長參加,雖然只照顧自己的孩子,那也是因為家長認為我把自己孩子顧好,就可以讓老師更有餘力去照顧其他家長沒來的孩子。如此下來,因為家長的互助,也讓家長與家長間建立了感情,成為了朋友,也更讓孩子在校外教學時有更多的體驗。

 看完三個例子,您看到了什麼?這就是境教與身教,家庭教育不是只在我家而已,它更轉化成你家,推己及人,互助信任,這不就是孩子最好的學習嗎?有著家庭的支持,學校的啟發,必能經得起社會的歷練,心靈的富有永遠勝過物質的滿足。不要輕忽自己也可能對孩子、對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力,只要您願意,把你家就當成是我家一樣,那股互助的力量將轉化成彼此的孩子成長過程中最美的學習經驗與價值。

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

Choose Beautiful 選擇美,則美

女性每一天都有權利選擇認為自己是美麗的。這段短片—Dove Choose Beautiful 選擇美,則美,在5個國際城市(三藩市、上海、新德里、倫敦、聖保羅) 拍攝,讓我們看看世界各地的女性如何看待自己的美。
自信的人永遠是最美麗的 希望身邊的朋友不要受制於世俗的枷鎖,我們是最美的
 

2015年4月9日 星期四

沒有影響就是最大的影響

【文/黃明秀 臺北市教育e週報編輯】 

 三月三日知名美食家韓良露病逝榮總,韓良露生前不只一次分享她的父母對她的管教,回顧自己一生,韓良露表示影響她最大的是「沒有影響我的父母」。



 韓良露回顧在她的印象中,從未感受到父母給她任何壓力,甚至沒有意識到父母曾嚴厲管教她,而且父母親從未企圖想把她改造成他們心中比較理想的樣子。

 最讓韓良露津津樂道的一段往事,她就讀台南女中,沒跟家人商量就辦了休學,借住朋友家,爸爸找到她時,只說了:「走吧!」韓良露就跟著他回家了,從此一直到爸爸過世,他都沒有再提過這件事。韓良露說她等了一輩子,爸爸不僅沒有再提,也沒有罵她。所以韓良露分外佩服、尊敬爸爸,她自知讓爸爸如此操心,他這樣默默關心,卻不出言責備。

 韓良露的媽媽對韓良露也沒有太多的管教與約束,媽媽曾跟她說:「我不管你是因為我從小沒有自由,我要你擁有我沒有過的自由。」韓良露的媽媽是被責任壓著的人,但她決定讓小孩有自由。當孩子擁有自由,反而不會胡作非為,更懂得珍惜自由,韓良露的爸媽太讓人佩服了!

 身為家長無法避免的為孩子操心,憂慮孩子的未來,也無不希望孩子出類拔萃,一輩子永保安康,所以竭盡所能為孩子安排一切,冀望孩子平順毫無險阻暢行人生,用心良苦,卻極易潛藏危機。雖然大家都明瞭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個體,但不少家長卻又要孩子依循自己預想的模式成長,也極易以自己的觀點來計劃孩子的未來,然而有的孩子乖順無異議配合,有的孩子卻自有主張,不按所謂一般常軌,總讓家長憂心焦慮。

 不少台灣的家長嚴重被分數制約,極度在意孩子的學業成績,讀名校似乎是家長對孩子苦心栽培的終極目標!身邊有不少朋友的孩子就讀「臺」字頭的大學、研究所,金榜題名時贏得多少欽羨眼光,但幾個孩子畢業離開學校後,好似已達成爸媽交辦的任務般,理直氣壯跟家長表明要去追尋自己的人生了。

 有幾人研究所畢業,專心投入咖啡、蛋糕的製作研發,進而在不同地方開了咖啡館、蛋糕甜點店;有人到宜蘭耕種稻米、種植有機水果蔬菜;有人不計薪資在環保團體工作;有人投身社會運動;有人全心致力於舞蹈創作;也有人到偏鄉指導小朋友課業⋯⋯,若以一般功利眼光來看,沒有賺大錢或成大名,似乎無法成為所謂成功的代表,但這些孩子全心投入,堅持不懈,樂在其中。

 身處多元的社會,很難對「成功」下具體定義,當家長以為賺大錢才是生活保障時,不少年輕孩子卻嗤之以鼻,從小被緊迫盯人用功讀書,長大以後,堅決拋開書本,家長不用費心想以自己的價值觀影響孩子,孩子長大放眼世界,有自己的判斷與抉擇,家長再也無法強力介入,「沒有影響就是最大的影響」,韓良露爸媽對孩子的教養態度很值得參考。

美感是與世界對話的窗

【文/張育慈 臺北市立大安幼兒園園長】 pic

  如果生活是道光,美感的眼便是那扇窗,灑落在心中最幽微的地方。「美感」指的是由個體內心深處主動建構的一種感知美好事物的體驗。我們時時刻刻都存在生活的光裡,心靈卻不見得能探索、覺察光影的變化。

  曾經以為美感只是天生的識別能力,但當再次造訪烏非茲美術館,走在義大利的街道,身處充滿靈魂的羅馬式古建築間,與時尚設計的櫥窗擦肩,沉浸在一個有悠久歷史文化、古老建築、藝術美學的環境……才發現原來美感是一種對生活週遭事物的敏感與覺察,透過日常感官的刺激,它喚起人們豐富的想像與創作潛能,進而形成個人的美感偏好與素養。

  於是你明白,一雙看得見光的眼,是需要一生去培養的。

  因而紅、黃、藍……不再只是美術課程教師手中的色相環,當孩子有機會親眼看著夕陽沈落西山,他明白了所謂「火紅的夕陽」不是單一的一個顏色,而是挾帶著一點紫、渲染著一點黃的動態變化,複雜而無法用語言概括的經驗。於是那一刻,他看見了生命。這種感知美的能力,讓孩子與世界連結,進而產生對生活環境的情感關懷與對社會文化的認同。

  「臺灣.好美~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是教育部提出的五年(103~107)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願美感教育不再侷限於藝術的範疇,而能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期待透過此一計畫,落實美感教育從幼做起,美力的終身學習,並提升教師與教育行政人員美感素養、厚植美感教育研究發展實力。學校的老師能從「美的欣賞」及「美感的培養」開始引導學生。讓孩子自生活環境與經驗裡,去覺察、感受、欣賞、發現美,進而擁有創造「美」的能力。美學教育不僅可藉以涵養高尚的人格和情操,更是一切教育的核心。

  畢卡索曾說:「我願意花一生的時間,向孩子學習怎麼畫畫」。每個人天生就具備對於美的感知能力與想像,但這種潛能需要透過豐沛美感經驗的累積,才能逐漸發展。因而在學校裡,我們期許能透過環境與課程的形塑、師資的培訓,使得美感教育從小紮根、在藝術的場域萌芽,啟發孩子的美感覺知與經驗,奠定美力終身之基礎。進而,提升家長的美感素養,使美學能走入家庭,甚至結合社區,營造生活環境,享受生活美學。

  當美成了一股體內自然流淌的血液,源源不絕存在每個呼吸心跳間……即使走在生命的暗巷裡,我們仍然有扇窗,隨時迎接黎明的曙光。

2015年3月18日 星期三

夢田園

 【文/李鍾慧 臺北市公館國小校長】
 教育的場域該是怎樣的風貌?
   
 在經營學校的理絡中,「學校願景」是僅次於法規的最高指導原則。接續前人的篳路藍縷,審思這願景在過去、現在、未來的適宜性,揉合天時、地利,人和,考量「校有」進而「校治」從而「校享」,立為「校本」。
   
 有句話說「偶然」有時會成為「必然」!在歷經各種生活型態乃至於今的資訊時代,田園教育竟又冒出根與芽!原來,我們還生於地球,所以要讓親師生瞭解地球災難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打造「校園田園家園」的學校新概念,結合食農教育延伸為食安教育,培育學童知識技能情意,從親近土認識土從而種下土地正義的種子。
   
 作家黃春明先生曾言:每一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有一段鄉居的經驗。原來那是最如母親般地呵慰--風聲雨聲聲聲入耳,泥香草香陣陣夢迴。然,曾幾何時,這樣的場域被填充了不透水鋪面,觸目所及以高地價地段為追求,在都會中,雖然有著處於水泥建物中的學習資源,卻乏了生命的感動,人與境是嚴峻的一條線,無法合一。人類創造了建築,建築卻影響了人類。「擺脫束縛,營造環境」成了另一條生路,是給予一個舒適的學習空間,以最接近生命的方式,用「土課程」--田園教育讓孩子透過翻土栽種照料,觀察陽光空氣水與生命的重要連結,這是沒有框架的教與學過程,用整合教學,透過手腦的結合、讓學生從小「活生生的體驗」。運用多向度的創意種植,啟發生命處處可逢生的生命教育,從而培養「護生態會生活愛生命」情操。運用「小田園教育」以環境教育、生命教育、品格教育為核心,提供孩子體驗學習機會,讓孩子認識作物生長,體會辛勞,從飲食中實踐「關心健康」、「關愛大地」、「關懷生命」的教育風貌。
   
 現在教育,常有受制於「課程」和「進度」,該在何時「教人」之問?如此,更應發揮「全人」的概念「照顧身心靈,培養完整的人」,透過生命教育的歷程,幫助個人「發展他自己、完成自己的使命」。讓親師明瞭教育是尊重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是為了要凝聚並等待孩子內在生命的能量的過程。所以,我們用心於斯,藉由田園教育導入校本課程讓學習與領域教學結合,發揮知識與實作相互印證效能,培植實事求是與挫折容忍精神。給孩子足夠時間和空間,尊重孩子的發展,給予適當的啟發,讓孩子長出健康的自我。  

 假期留園班我看著幼童手執昆蟲箱,小心翼翼地為小白菜捉蟲的神情,在寸土寸金的都會區種植,若說種出的是黃金菜,我更願意說「小田園教育」是給孩子「黃金童年」的最佳獻禮!

四個人生錦囊

[文:薛仲平/臺北市立重慶國中校長]

 教育的最大目的是在塑造健全人格,讓每個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快樂成長,但如何落實才是最真實重要的一面。在此提出四個人生錦囊:
 
 一、每天閱讀、思路活絡-
  有人說閱讀是開啟世界之窗的捷徑,它讓我們海闊天空想像揣摩,不但可以變得更加聰慧,也可以藉由作者的思維,讓我們體會到不同的文藝世界,悠遊於浩瀚的文海中。期許學子謹記「每天閱讀、思路活絡」,至少每天閱讀30分鐘,每周一本書!
 
 二、接受挑戰、學習順遂-
 在學校,不是每個學生都是資優生,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拿第一,畢竟在人生的學習階段中,難免都會遇到瓶頸,也會遭遇困難,但適度的挫折經驗,無非是另一種成功的開始,但如何去突破、去克服,是需要經驗的累積,期許謹記「接受挑戰、學習順遂」,於碰到挫折時勇於面對,遇到困難時尋求協助!
 
 三、健康運動、人生美好-
  沒有健康的身心,什麼都不足論,不是嗎?但運動習慣是要持之以恆的,期許青少年的學子們謹記「健康運動、人生美好」,來個每周運動三次,每次30分鐘吧!

 四、適時助人、獨立自主-
  教育最重要的是與生活產生聯結,經由實際生活去進行學習,常言道:「施比受更有福」,近來,從媒體的報導,得知有善良如天使的學生為長者清潔穢物、有熱心為車禍傷者,撐傘、指揮交通的學生等,相信在那當下,他們有思維、能抉擇,做了自己的主人。期許謹記「適時助人、獨立自主」,就讓祥和溫馨的社會氛圍從自身開始吧!
   
 最後還是要叮嚀學子們,在學習的歷程中,要隨時把握多元學習的機會,不斷的自我提升,累積自己的能量,以因應未來更大的挑戰。

2015年3月2日 星期一

I see you-都會區的弱勢學生


【文/郭瑞芬 臺北市萬福國小校長】

 教育最能促進社會流動,許多弱勢家庭子女透過教育歷程,改變原生家庭的社會階級,避免落入「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文化資本複製。但是透過教育改變社會階級的歷程並不是一個會自然發生的現象。因此「學校教育」、「學校教師」在社會階層的流動中扮演關鍵角色,現代國家莫不將弱勢教育的具體實踐視為教育理想之主要指標,各個教育階段除了公平的「受教基本年限」外,同時也要求兼顧「受教基本歷程」與「受教基本成就」。

 設備與設施完善、藏書豐富、家長社經背景高、學生家庭資源充沛一直是都會區學校給人的印象,都會區學生「應該」會在父母的協助下具備閱讀習慣,跟著父母參加國內外的各項旅遊活動,並且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參與各項藝文活動,如參觀美術館、博物館等;最重要的是父母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負擔額外的課後學習,如全美語的幼稚園、外語、電腦、圍棋、樂器演奏、舞蹈展演等,這些是都會區學生在父母高期望的養成教育裡,進行高規格的教育消費。而這些,並不是所有都會區學生都能享有的教育內容,在都會區的學校,可能有70%學生符合高消費的教育條件,而剩下30%的學生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群。

 在其他地區,學生彼此並沒有明顯的教育投資差距,相近的家庭生活背景,單純的人際互動網絡;如果是均貧的偏遠地區,也比較容易爭取到政府、民間的經費補助,弱勢的訊息容易被發掘;而都會區是M型社會的縮影,不管是M的左邊,還是M的右邊都在同一區塊討生活。城市裡不同的學區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即使同一學區,不同學校也有不同的家庭差距,家庭環境的落差拉大了都會區弱勢學生在國民教育立足點的不平等。

 都會區弱勢學生就像在聚光燈下黑暗的角落,我們希望透過都會區的教育資源,滿足弱勢學生的學習需求,讓所有都會區學生都能夠發展多元的優勢能力。因此,學校教師要對弱勢生持有同理心,拿掉身分別的標籤,給予積極性的差別待遇,讓弱勢生可以自己發光來照亮自己。

2014年12月31日 星期三

適性輔導‧展翅飛翔

適性輔導‧展翅飛翔【文/王儷芬 臺北市內湖國中校長】

 十二年國教已經上路,不論是家長或是學校老師,所關注的焦點莫不是在「免試入學」制度的錄取方式 ,因該制度在103學年度的基北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方式上,產成許多爭議,除第一次免試在比序上造成高分低就外,進而學生必須參加特招,使學生產生挫折感,升學壓力不減反增。而基北區為避免104學年度的免試入學重蹈覆轍,因此於11月初三市達成協議,在同分比序順次上,不比四標示而改以參照10量尺的分數之「會考總積點」做為比序順次,此方案卻遭教育部不予核備,其主要理由,乃認為十二年國教的精神就是不要分分計較,先比三等級、四標示,比無可比時,再使用十級量尺,進而造成教育部與地方縣市教育局之僵持。

 雖然基北區所提的方案在柯市長與朱市長的堅持下維持原案,暫時解決紛爭。然而事實上,我們反思十二年國教的政策,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藉由「免試入學」的升學制度變革,舒緩學生過度升學壓力,引導多元適性發展。所以教育部在其所規劃的七大面向、二十九個方案中,關於適性輔導部分就有六個方案,即「國中教學正常化、適性輔導及品質提升」、「國民中小學輟學預防與復學輔導」、「國中與高中職學生生涯輔導」、「技職教育宣導」、「產學攜手合作」、「國中畢業未升學未就業職能培訓輔導」。透過這些方案,期盼孩子能找到自己的專長與學習興趣,發展多元智能,成就每一位孩子

 因此欲解決超額比序的根本之源,就是學生、家長甚至教師在觀念上必須隨同改變,在學生部分,不能再有為考試而唸書的觀念,必須多閱讀、多元涉略各種知識,勇於思考與發問,同時藉由參加學校社團或各項課外活動發覺自己的興趣,面對未來就學或就業,除可以斟詢導師或輔導老師的意見外,亦可參觀社區高中職,蒐集相關高中職特色的資訊,或是參與試探性的技藝教育課程。而家長部分,應該改變價值觀念,要尊重孩子能力差異,協助孩子多探索,去發現自己的性向與興趣,且透過親子溝通,鼓勵孩子獨立思考,支持孩子就學的選擇在教師方面,面臨新世代的孩子,受網路、媒體的影響,過去考試領導教學的講述法,已無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因此應該從事教學創新、翻轉教室,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落實有效教學,同時配合適性輔導,協助學生選擇適合的未來進路,以建立教師的教育專業角色。

 而身處臺北市的學子,每位同學於國七入學時,即擁有「國中學生生涯輔導記錄手冊」,協助學生記錄生涯規劃所需資料,以利在九年級做升學進路選擇時,有較完整的資訊可供參考,更將其E化~生涯領航儀表板,將學生的個別心理測驗及在校學習表現,完整呈現國中三年的各項紀錄,以提供親師生更完整的資訊,進行生涯發展之適性輔導與選擇。

 們期望,欲真正達成十二年國教的願景,成就每一位孩子,唯有幫助孩子自我探索、生涯規劃,在親師合作下,真正的做到適性揚才,在升學進路上「選其所愛、愛其所選」,找到自己生命的亮點,展翅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