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8日 星期三

夢田園

 【文/李鍾慧 臺北市公館國小校長】
 教育的場域該是怎樣的風貌?
   
 在經營學校的理絡中,「學校願景」是僅次於法規的最高指導原則。接續前人的篳路藍縷,審思這願景在過去、現在、未來的適宜性,揉合天時、地利,人和,考量「校有」進而「校治」從而「校享」,立為「校本」。
   
 有句話說「偶然」有時會成為「必然」!在歷經各種生活型態乃至於今的資訊時代,田園教育竟又冒出根與芽!原來,我們還生於地球,所以要讓親師生瞭解地球災難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打造「校園田園家園」的學校新概念,結合食農教育延伸為食安教育,培育學童知識技能情意,從親近土認識土從而種下土地正義的種子。
   
 作家黃春明先生曾言:每一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有一段鄉居的經驗。原來那是最如母親般地呵慰--風聲雨聲聲聲入耳,泥香草香陣陣夢迴。然,曾幾何時,這樣的場域被填充了不透水鋪面,觸目所及以高地價地段為追求,在都會中,雖然有著處於水泥建物中的學習資源,卻乏了生命的感動,人與境是嚴峻的一條線,無法合一。人類創造了建築,建築卻影響了人類。「擺脫束縛,營造環境」成了另一條生路,是給予一個舒適的學習空間,以最接近生命的方式,用「土課程」--田園教育讓孩子透過翻土栽種照料,觀察陽光空氣水與生命的重要連結,這是沒有框架的教與學過程,用整合教學,透過手腦的結合、讓學生從小「活生生的體驗」。運用多向度的創意種植,啟發生命處處可逢生的生命教育,從而培養「護生態會生活愛生命」情操。運用「小田園教育」以環境教育、生命教育、品格教育為核心,提供孩子體驗學習機會,讓孩子認識作物生長,體會辛勞,從飲食中實踐「關心健康」、「關愛大地」、「關懷生命」的教育風貌。
   
 現在教育,常有受制於「課程」和「進度」,該在何時「教人」之問?如此,更應發揮「全人」的概念「照顧身心靈,培養完整的人」,透過生命教育的歷程,幫助個人「發展他自己、完成自己的使命」。讓親師明瞭教育是尊重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是為了要凝聚並等待孩子內在生命的能量的過程。所以,我們用心於斯,藉由田園教育導入校本課程讓學習與領域教學結合,發揮知識與實作相互印證效能,培植實事求是與挫折容忍精神。給孩子足夠時間和空間,尊重孩子的發展,給予適當的啟發,讓孩子長出健康的自我。  

 假期留園班我看著幼童手執昆蟲箱,小心翼翼地為小白菜捉蟲的神情,在寸土寸金的都會區種植,若說種出的是黃金菜,我更願意說「小田園教育」是給孩子「黃金童年」的最佳獻禮!

四個人生錦囊

[文:薛仲平/臺北市立重慶國中校長]

 教育的最大目的是在塑造健全人格,讓每個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快樂成長,但如何落實才是最真實重要的一面。在此提出四個人生錦囊:
 
 一、每天閱讀、思路活絡-
  有人說閱讀是開啟世界之窗的捷徑,它讓我們海闊天空想像揣摩,不但可以變得更加聰慧,也可以藉由作者的思維,讓我們體會到不同的文藝世界,悠遊於浩瀚的文海中。期許學子謹記「每天閱讀、思路活絡」,至少每天閱讀30分鐘,每周一本書!
 
 二、接受挑戰、學習順遂-
 在學校,不是每個學生都是資優生,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拿第一,畢竟在人生的學習階段中,難免都會遇到瓶頸,也會遭遇困難,但適度的挫折經驗,無非是另一種成功的開始,但如何去突破、去克服,是需要經驗的累積,期許謹記「接受挑戰、學習順遂」,於碰到挫折時勇於面對,遇到困難時尋求協助!
 
 三、健康運動、人生美好-
  沒有健康的身心,什麼都不足論,不是嗎?但運動習慣是要持之以恆的,期許青少年的學子們謹記「健康運動、人生美好」,來個每周運動三次,每次30分鐘吧!

 四、適時助人、獨立自主-
  教育最重要的是與生活產生聯結,經由實際生活去進行學習,常言道:「施比受更有福」,近來,從媒體的報導,得知有善良如天使的學生為長者清潔穢物、有熱心為車禍傷者,撐傘、指揮交通的學生等,相信在那當下,他們有思維、能抉擇,做了自己的主人。期許謹記「適時助人、獨立自主」,就讓祥和溫馨的社會氛圍從自身開始吧!
   
 最後還是要叮嚀學子們,在學習的歷程中,要隨時把握多元學習的機會,不斷的自我提升,累積自己的能量,以因應未來更大的挑戰。

2015年3月2日 星期一

I see you-都會區的弱勢學生


【文/郭瑞芬 臺北市萬福國小校長】

 教育最能促進社會流動,許多弱勢家庭子女透過教育歷程,改變原生家庭的社會階級,避免落入「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文化資本複製。但是透過教育改變社會階級的歷程並不是一個會自然發生的現象。因此「學校教育」、「學校教師」在社會階層的流動中扮演關鍵角色,現代國家莫不將弱勢教育的具體實踐視為教育理想之主要指標,各個教育階段除了公平的「受教基本年限」外,同時也要求兼顧「受教基本歷程」與「受教基本成就」。

 設備與設施完善、藏書豐富、家長社經背景高、學生家庭資源充沛一直是都會區學校給人的印象,都會區學生「應該」會在父母的協助下具備閱讀習慣,跟著父母參加國內外的各項旅遊活動,並且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參與各項藝文活動,如參觀美術館、博物館等;最重要的是父母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負擔額外的課後學習,如全美語的幼稚園、外語、電腦、圍棋、樂器演奏、舞蹈展演等,這些是都會區學生在父母高期望的養成教育裡,進行高規格的教育消費。而這些,並不是所有都會區學生都能享有的教育內容,在都會區的學校,可能有70%學生符合高消費的教育條件,而剩下30%的學生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群。

 在其他地區,學生彼此並沒有明顯的教育投資差距,相近的家庭生活背景,單純的人際互動網絡;如果是均貧的偏遠地區,也比較容易爭取到政府、民間的經費補助,弱勢的訊息容易被發掘;而都會區是M型社會的縮影,不管是M的左邊,還是M的右邊都在同一區塊討生活。城市裡不同的學區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即使同一學區,不同學校也有不同的家庭差距,家庭環境的落差拉大了都會區弱勢學生在國民教育立足點的不平等。

 都會區弱勢學生就像在聚光燈下黑暗的角落,我們希望透過都會區的教育資源,滿足弱勢學生的學習需求,讓所有都會區學生都能夠發展多元的優勢能力。因此,學校教師要對弱勢生持有同理心,拿掉身分別的標籤,給予積極性的差別待遇,讓弱勢生可以自己發光來照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