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日 星期一

I see you-都會區的弱勢學生


【文/郭瑞芬 臺北市萬福國小校長】

 教育最能促進社會流動,許多弱勢家庭子女透過教育歷程,改變原生家庭的社會階級,避免落入「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文化資本複製。但是透過教育改變社會階級的歷程並不是一個會自然發生的現象。因此「學校教育」、「學校教師」在社會階層的流動中扮演關鍵角色,現代國家莫不將弱勢教育的具體實踐視為教育理想之主要指標,各個教育階段除了公平的「受教基本年限」外,同時也要求兼顧「受教基本歷程」與「受教基本成就」。

 設備與設施完善、藏書豐富、家長社經背景高、學生家庭資源充沛一直是都會區學校給人的印象,都會區學生「應該」會在父母的協助下具備閱讀習慣,跟著父母參加國內外的各項旅遊活動,並且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參與各項藝文活動,如參觀美術館、博物館等;最重要的是父母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負擔額外的課後學習,如全美語的幼稚園、外語、電腦、圍棋、樂器演奏、舞蹈展演等,這些是都會區學生在父母高期望的養成教育裡,進行高規格的教育消費。而這些,並不是所有都會區學生都能享有的教育內容,在都會區的學校,可能有70%學生符合高消費的教育條件,而剩下30%的學生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群。

 在其他地區,學生彼此並沒有明顯的教育投資差距,相近的家庭生活背景,單純的人際互動網絡;如果是均貧的偏遠地區,也比較容易爭取到政府、民間的經費補助,弱勢的訊息容易被發掘;而都會區是M型社會的縮影,不管是M的左邊,還是M的右邊都在同一區塊討生活。城市裡不同的學區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即使同一學區,不同學校也有不同的家庭差距,家庭環境的落差拉大了都會區弱勢學生在國民教育立足點的不平等。

 都會區弱勢學生就像在聚光燈下黑暗的角落,我們希望透過都會區的教育資源,滿足弱勢學生的學習需求,讓所有都會區學生都能夠發展多元的優勢能力。因此,學校教師要對弱勢生持有同理心,拿掉身分別的標籤,給予積極性的差別待遇,讓弱勢生可以自己發光來照亮自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