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美感教育啟發創造力

美感教育啟發創造力~臺灣‧好美【文/蔡美錦 臺北市博嘉國小校長】
 103年是美感教育年,教育部推動「美感教育第一期五年計畫」以美感為核心,歸納出(一)美感教育從幼起,(二)美力終身學習(三)藝術青年播撒美感種子(四) 提升教育人員美感素養 (五)厚植美感教育研究發展實力以及以美的感受力、想像力、創造力與實踐力為經,以家庭、學校、社區、社會為緯,實踐於生活各層面的美感教育點線面等六大重點,共同創造美感洋溢的藝文社會,來提升我國的美力競爭力。
   
 美力的基礎,來自於美感的養成,從小培養孩子對美的「感受力」、「想像力」、「創造力」、「實踐力」啟發他們對美感的覺知與經驗,是奠定美力終身的基礎。

創造美學時刻~美,是生活的一部分
   
 美,存在於藝術課程中,美,是從大自然、從一般生活中去發現,美更包括了豐富的文化內涵。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能的學習與展現,淬鍊出美的力量;數學教育也是一種秩序的美;更可以透過語文不管詩或散文傳達文字的美;從運動裡發現身體的平衡與和諧,對身體產生自信,發展出和諧的美;大自然中讓孩子去凝視一朵花的綻放,發現生命中特別之美與逆境之美。

豐富美學課程~牽著孩子的手一起發現美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給他深根;孩子大的時候,我們給他翅膀。美感教育亦復如此,美的力量,來自幼年持續學習累積的深厚底蘊,需要深耕,才能收穫。教育人員用心於學校環境空間的美學構作,善用各種媒介和表達方式,創造可以發揮轉化、生成之美學效用的文化與制度,將美學創作、展演與教育活動當成學校的特色發展,藉由整體美感教育課程與情境營造,透過多元的經驗感受與深刻的對話,讓孩子對於音樂、藝術有開放而自我的體察,如此的深根將伴隨學生成長,使他們未來在面對音樂、藝術、生活與面對生命時,建構平凡中體察不凡、在混亂中建立秩序、在觀照中發展自我、在訊息中發現意義的能力。
   
 每個孩子的心中都有美的種子,需要全面地照顧與栽培,從生活中一點一滴幫助孩子儲存一本「美感存摺」,在潛移默化當中,建立正面的審美觀,才能開出美的花朵

2014年5月30日 星期五

欣賞別人 肯定自己

欣賞別人 肯定自己【文/梁俊堯 臺北市東園國小校長】

 「欣賞」也可說是一種美學,它需要透過鑑賞力及內心感動從各種角度去看每一件事物,甚至每一個人。我們生活在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裡,處處充滿著如詩如畫的風景,同樣的也有著形形色色不同人格特質的人群。而懂得欣賞的人,可以從萬物形態中得到愉悅或啟示;也在人我的互動中看到別人的優點與缺點,進而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十三年前去世的臺灣小巨人朱仲祥先生,曾在一次演講活動中表示,他結婚了,但他的太太是瞎子。當時現場的聽眾哇的一聲,為這位肌肉萎縮症者的悲慘處境,表達關懷與惋惜。但朱仲祥依舊面帶微笑回以:「謝謝大家對我的關懷。我太太心中有對明亮的眼睛,但那對眼睛不是用來看我外在的殘缺,而是用來欣賞我內在的毅力與善良。」此話一出,讓大家在感動與敬佩中陷入沈思。古時候還有一則『盲人打燈籠』的故事:這個盲人在夜間走路,總是打著燈籠,旁人竊笑不已,問他:「你走路打燈籠,豈不是白費蠟燭?」盲人回答:「其實我打燈是為別人照亮的,別人看見了我,就不會碰到我了。」是的,當父母或師長不斷批評孩子哪裡不好、哪裡不對的時候,是我們的眼睛出了問題,抑是孩子真的沒希望呢?當我們用眼睛去看別人的缺點時,永遠不會發現這個人還擁有其他的優點;同樣的,當我們一直想為什麼孩子總是不乖、不聽話、不用功時,我們再也感受不到他的純真、善良。因此,身為教育工作者,更應有所警惕與深思。
 
 欣賞別人,是一種做人的美德,也是對別人的尊重與鼓勵,更是讓自己前進的基石。一個有智慧的人,懂得尊重每個人,因為他知道成事不易,而人也各有所長,所以,學會欣賞每個人會讓自己受益無窮。二年前有一股旋風橫掃全球,那就是NBA首位臺裔球員林書豪,他從一個原本只能坐冷板凳的球員,躍升為全球都守著電視看他一而再、再而三力克對手的球星。那是因為他懂得謙虛、不放棄,懂得欣賞別人,也懂得團隊合作的重要,才能締造他今日的成就。
   
 證嚴法師曾說:「欣賞別人就是莊嚴自己。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常看人好處,猶如採摘鮮花,久之則芳香四溢;總挑人毛病,好比製造垃圾,既污染了自己,又影響周邊的環境。因此,我們應該敞開心胸,試著去欣賞別人,唯有在看到別人的好,也才會發現自己的好,進一步欣賞自己、肯定自己。相信只要換個角度去看世界,所有的人事物都會變得更美好。

2014年5月17日 星期六

「聰明」可以教嗎?

「聰明」可以教嗎?【文/黃明秀 臺北市教育e週報編輯】
 1377期商業周刊獨家越洋專訪美國獨立記者瑞普立,瑞普立曾以教育議題為《時代》(Time)雜誌拿下兩座「國家雜誌獎」,在2010、2011年間親自深入芬蘭、南韓和波蘭三個「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前段班國家,並對照美國、新加坡、英國等其餘五國,調查採訪超過兩百名老師、學生,找到教出聰明小孩的答案。

 瑞普立明確指出「聰明(smartness),絕對可以教;有嚴謹的教育,便教得出聰明的小孩。」「教出聰明的孩子」是台灣多數家長極感興趣的話題。

 瑞普立說她很喜歡一位學生對「聰明」的解釋:「聰明是師法他人(learning from others)」換言之,聰明是學習的成果,並非與生俱來,所以「聰明」可以教!

 瑞普立表示,三十年前所謂的「聰明」,是指累積並管理教科書和資訊來源的知識,但身處知識爆發的現代,知識太容易取得,加上環境變異快速,教科書傳達的知識無法及時趕上外在環境。今日孩子所要面臨的學習,以知識和技巧為基礎,同時吸收新資訊,將新舊資訊連結,重新整理、歸納、產生觀點。這種隨著環境調整、適應改變的能力,就是現代的「聰明」,也就是適應環境、彈性應變。

 瑞普立反對只是強迫孩子閱讀、做又多又難的功課,反覆解題,誤以為這樣就能增進孩子的智能,殊不知那只是重複累積知識,孩子勉力做完,卻好像跟自己或生活的外在環境一點關係都沒有,對增進智能沒有多大幫助,反而不如只給孩子幾個問題,讓他們從各種不同角度思考,自動尋找並運用各種資訊,尋求解決方案的過程,孩子運用既有知識,轉化為全方位的思考,歸納判斷統整出自己的想法,才是有價值的課題。

 瑞普立做過十三國的調查,在控制各項變因後,父母有閱讀習慣的,孩子表現比父母沒有閱讀習慣的,在PISA中成績要好一五%。所以,父母引導孩子講話,陪伴孩子閱讀,對增進孩子的智能有絕對幫助,而且更重要的是完全免費。舉例說明:父母跟五、六歲孩子讀故事書,當故事念到一個段落,可以暫停下來問孩子:你覺得接下來會怎麼樣?一開始,孩子只想要爸媽繼續說故事,孩子只想知道故事結局,這是被動式的閱讀習慣,但如果家長堅持,到一個階段停下來問問:你覺得為什麼這個小男孩會哭呢?你認為這個女孩在怕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讓孩子不只是被動接受故事情節,而是融入故事裡,發覺自己也是故事裡的角色,慢慢養成思考的習慣,閱讀就更具積極意義。

 即使孩子漸漸長大,也不要停止跟孩子交談的習慣。家長可以問問孩子:今天怎麼樣啦?也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今天過得怎樣,聊聊國際大事、興趣、嗜好,電影、書、音樂,對話內容可以隨機應變,任何話題都非常有價值,不僅增進親子感情,更慢慢訓練孩子的表達能力,以及對事情的獨立看法。

 除了閱讀和聊天之外,瑞普立還認為務實的讚美小孩,也非常重要。讚美應聚焦於孩子們所付出的努力,而且要誠實具體。讚美是一把雙面刃,可以鼓勵孩子肯定自己,激發努力,但有些父母過於在意孩子開不開心,隨時不切實際的讚美,過多的溢美之詞反而讓小孩自我膨脹,誤認自己是天才,當遭遇失敗挫折時,發現自己並不如想像中聰明,後果難以預料,所以家長不可不謹慎。

 細讀瑞普立的採訪報告,「聰明」可以教,希望教出聰明的孩子,家長居重要關鍵,但若只想簡便的將教養孩子的重責大任託付他人,如花費金錢讓孩子補習上才藝班,實質效果並不大。從小耐心陪伴孩子,培養良好生活習慣,是教養出聰明孩子的不二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