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一生的朋友 從關懷開始

一生的朋友 從關懷開始[文:毛驥/臺北市立格致國中校長] pic


 炎炎夏日即將逼近,鳳凰花開季節也即將到來,驪歌初動離情轆轆中有太多的期勉與祝福想給應屆畢業生,昔日期勉話語"一帆風順、鵬程萬里"雖能涵蓋一切的心意,但在內心深處最想說的是:希望我們都能成為別人"一生的朋友",希望藉此傳達給畢業生以"人"為關懷起點的生活處事態度。學習以關愛他人為核心建構自己的人際網絡,成就他人之際也如同成就自己的人生,對週遭一切事務抱持關懷與尊重,不斷學習待人處事的方法,藉以增長適應社會的能力。


 舉凡為人者,皆有其"獨特性"、"關連性"與"發展性",衍生以人為中心的三個觀點:


 (一)人文關懷:人是獨特的,各有優勢,要珍視彼此的差異,關懷與尊重。


 (二)生命發展:人是必須不斷地學習,為自己生命存活發展而努力。


 (三)和諧愛人:人是相互關連的,與萬物和諧依存,需要愛與歸屬。


 在學校教育工作場域中,我們所作的不也是「助人、成人、感人、化人」的歷程。「成人之美」是教育工作者崇高的理想,而「成功不必在我」也是作育英才應有的氣度與哲學思維。在歷經數十年的教育工作中,經常體悟到凡是人皆渴望被人了解、欣賞及被關懷,於是「關懷學生,激勵老師、尊重家長」已成為個人生活中的核心作為及價值信念。




 希望每個孩子不論在成長學習的過程中及未來生活工作領域裡,都能有幸成為他人"一生的朋友"並互相提攜,朋友如同"一本書",盡是人生箴言反思內省受益無窮,或是"一瓢飲"給予適時甘霖滋潤身心,或是"一畦田",種桃種李種春風,為自己的人生寫下美麗的扉頁。"一生的朋友 從關懷開始"是今夏給莘莘學子的祝福,同時也與辛勤的教育工作夥伴們共勉之。

2012年4月5日 星期四

兒童節有感~善用學習動機,拉高兒童的幸福感

兒童節有感~善用學習動機,拉高兒童的幸福感【文/林芳如 臺北市忠孝國小校長】


 孩子們熱切期待的兒童節即將到來,縣市政府、各級學校、民間機構與團體莫不絞盡腦汁,端出各式各樣饒富創意的活動為孩子賀節。根據資料顯示,兒童節的由來可遠溯自西元1925年8月,54個不同國籍的愛護兒童代表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並通過《保障兒童宣言》。之後各國政府陸續響應,先後訂4月4日為兒童節,以表達對「兒童幸福」的注重。筆者身為學校教育工作的一員,在明瞭「提高兒童幸福感」是兒童節最主要的關注與訴求後,瞬間閃入腦海中的議題是:如何「在學習上」拉高孩子的幸福感,讓校園天天洋溢歡度兒童節的FU。


 所謂的「幸福感」其實是一種主觀的感受與想像,是建立在內在基本心理需求(勝任需求、自主需求)獲得滿足上。當孩子的內在基本心理需求獲得滿足後,他所感知的自我決定程度相對提升,此時內在動機便隨之增強,對幸福感的覺知也跟著拉高,彼此間形成一種正向循環。因此個人認為,要「在學習上」拉高孩子的幸福感,最核心且重要的關鍵在於:相信每一個兒童都是完整的、具差異性的、正在發展中的個體;他們天生就具備學習能力,能主動學習並進行創造性活動;學校或教師為孩子提供的所有教育服務,必須植基在「一切為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信任學生」的信念上。因為唯有如此,才有機會觸及孩子的內在基本心理需求,並滿足它。


 至於該如何進一步引發孩子的內在動機,個人認為教師要先具備「學生是真正的學習主人」的認知,之後,才能在教學場域順利轉化出以下可行策略:


 首先,在班級經營方面,教師要積極展現的作為是:營造一個民主、自由、和諧的班級氛圍,並讓學生明確知道自己在班級中的角色、地位,以產生對班級的責任感與義務感。同時,也要讓學生以合作、進取的態度,積極參與班級事務。


 其次,在課程與教學方面,教師除了要了解學生的需要、學習方式、興趣和能力,並據此擬出適切的課程內容與教學策略外,更要積極為學生創造探索發現的空間,讓學生能主動建構知識,並進行同儕互動學習。簡而言之,教師要儘可能做到「五個放手」:放手讓學生決定學習節奏、放手讓學生大膽想像、放手讓學生提出問題、放手讓學生親自實踐、放手讓學生相互評價;但絕對不能鬆開的是,歷程中的「引導、陪伴及等待」。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學會學習、熱愛學習,並從歷程中產生源源不絕的內在動機。


 綜上所述,兒童幸福感的養成絕不可能只依憑單一事件或單一時段就能克竟其功,它必須是長時間的關注與投入,再搭配具策略性的作為才有實踐的可能。因此,所有關心兒童教育的人,只要懂得掌握學習真諦,積極搭建各種具創意的空間與舞臺,鼓勵孩子在歷程中展現主體性,並從中獲得滿足、感受樂趣,自然能強化內在動機並拉高學習上的幸福與成就感。屆時,天天是快樂兒童節將不再是一種奢望與期待,而是「具體可見、真實可感」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