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7日 星期六

「聰明」可以教嗎?

「聰明」可以教嗎?【文/黃明秀 臺北市教育e週報編輯】
 1377期商業周刊獨家越洋專訪美國獨立記者瑞普立,瑞普立曾以教育議題為《時代》(Time)雜誌拿下兩座「國家雜誌獎」,在2010、2011年間親自深入芬蘭、南韓和波蘭三個「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前段班國家,並對照美國、新加坡、英國等其餘五國,調查採訪超過兩百名老師、學生,找到教出聰明小孩的答案。

 瑞普立明確指出「聰明(smartness),絕對可以教;有嚴謹的教育,便教得出聰明的小孩。」「教出聰明的孩子」是台灣多數家長極感興趣的話題。

 瑞普立說她很喜歡一位學生對「聰明」的解釋:「聰明是師法他人(learning from others)」換言之,聰明是學習的成果,並非與生俱來,所以「聰明」可以教!

 瑞普立表示,三十年前所謂的「聰明」,是指累積並管理教科書和資訊來源的知識,但身處知識爆發的現代,知識太容易取得,加上環境變異快速,教科書傳達的知識無法及時趕上外在環境。今日孩子所要面臨的學習,以知識和技巧為基礎,同時吸收新資訊,將新舊資訊連結,重新整理、歸納、產生觀點。這種隨著環境調整、適應改變的能力,就是現代的「聰明」,也就是適應環境、彈性應變。

 瑞普立反對只是強迫孩子閱讀、做又多又難的功課,反覆解題,誤以為這樣就能增進孩子的智能,殊不知那只是重複累積知識,孩子勉力做完,卻好像跟自己或生活的外在環境一點關係都沒有,對增進智能沒有多大幫助,反而不如只給孩子幾個問題,讓他們從各種不同角度思考,自動尋找並運用各種資訊,尋求解決方案的過程,孩子運用既有知識,轉化為全方位的思考,歸納判斷統整出自己的想法,才是有價值的課題。

 瑞普立做過十三國的調查,在控制各項變因後,父母有閱讀習慣的,孩子表現比父母沒有閱讀習慣的,在PISA中成績要好一五%。所以,父母引導孩子講話,陪伴孩子閱讀,對增進孩子的智能有絕對幫助,而且更重要的是完全免費。舉例說明:父母跟五、六歲孩子讀故事書,當故事念到一個段落,可以暫停下來問孩子:你覺得接下來會怎麼樣?一開始,孩子只想要爸媽繼續說故事,孩子只想知道故事結局,這是被動式的閱讀習慣,但如果家長堅持,到一個階段停下來問問:你覺得為什麼這個小男孩會哭呢?你認為這個女孩在怕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讓孩子不只是被動接受故事情節,而是融入故事裡,發覺自己也是故事裡的角色,慢慢養成思考的習慣,閱讀就更具積極意義。

 即使孩子漸漸長大,也不要停止跟孩子交談的習慣。家長可以問問孩子:今天怎麼樣啦?也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今天過得怎樣,聊聊國際大事、興趣、嗜好,電影、書、音樂,對話內容可以隨機應變,任何話題都非常有價值,不僅增進親子感情,更慢慢訓練孩子的表達能力,以及對事情的獨立看法。

 除了閱讀和聊天之外,瑞普立還認為務實的讚美小孩,也非常重要。讚美應聚焦於孩子們所付出的努力,而且要誠實具體。讚美是一把雙面刃,可以鼓勵孩子肯定自己,激發努力,但有些父母過於在意孩子開不開心,隨時不切實際的讚美,過多的溢美之詞反而讓小孩自我膨脹,誤認自己是天才,當遭遇失敗挫折時,發現自己並不如想像中聰明,後果難以預料,所以家長不可不謹慎。

 細讀瑞普立的採訪報告,「聰明」可以教,希望教出聰明的孩子,家長居重要關鍵,但若只想簡便的將教養孩子的重責大任託付他人,如花費金錢讓孩子補習上才藝班,實質效果並不大。從小耐心陪伴孩子,培養良好生活習慣,是教養出聰明孩子的不二法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