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2日 星期六

我真的了解孩子嗎?

我真的了解孩子嗎?【文/黃明秀 臺北市教育e週報編輯】 pic

 「鄭捷從小想殺人 爸媽:嚇一跳」,報紙怵目驚心的標題,讓人駭然,鄭捷殺人事件,造成嚴重傷亡,更引起大眾恐慌,但鄭捷的行兇動機,至今仍無法確定,只能讓人感嘅:他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鄭捷接受檢警訊問時,始終強調「從小就想殺人」,為了拼湊引爆殺機的原因,檢方傳訊鄭捷父母,了解鄭捷成長過程。鄭捷父母表示,管教兒子一向開明、講道理,從不打小孩,更沒硬性要求兒子課業,一家人相處相當融洽,經常一起出遊,得知鄭捷從小就想殺人,還寫殺人小說,他們受到極大驚嚇,一時之間無法理解自己的兒子。

 記得女兒高中時,參加親師懇談會,導師要家長分享在家和孩子相處的情形,輪到ㄧ位爸爸,只見他面有難色欲言又止,終於,他深深呼吸後長長歎一口氣,鼓足勇氣說話,他說當父母的總竭盡心力要給孩子最好的,卻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和孩子的距離越來越大,尤其孩子越長大,彼此卻越來越疏離,他滿臉憂傷的說:「孩子一回家,『碰』一聲就把房門關起來,吃飯時,孩子一言不發,匆匆扒完飯就離座,再度把自己關在房間。」這位爸爸頹然搖頭,他完全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也不知該怎麼辦,感覺非常無助。

 無獨有偶,另位媽媽接著說,女兒總跟她叨念著,大學聯考選填志願時,一定要選離家遠遠的學校,她迫不及待想離家,想到從小捧在手掌心,疼在心坎裡的孩子,卻毫不眷戀一心想展翅高飛,怎不教媽媽黯然心酸。

 爸爸媽媽總用自認愛孩子的方式愛孩子,慣用一套教養模式,卻沒有意識到孩子漸漸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當孩子提出不同意見時,家長誤以為那是對自己權威的挑戰,不自覺的將孩子的成長當作一種威脅,更在不自覺中強勢維護身為家長的權威,親子間的衝突於是爆發,有的孩子無法成功抗拒,乾脆選擇緘默、逃避,有的孩子則正面回應,爭吵不斷。

 面對親子間的衝突,家長也會有不同選擇:有的家長願意冷靜探討衝突所在,認真思考孩子的想法,重新省思自己的教養方式,隨時修正,家長的用心,拋卸所謂家長的權威,隨時和孩子保持理性溝通,建立親密和諧的親子關係,這是最幸福的家長,跟著孩子的成長,自己也與時俱進不斷成長,並享受親子互動的幸福。

 也有的家長選擇逃避或漠視,只是盡義務般的供應孩子生活需求,打著民主開放的旗幟,誤以為不干涉孩子就是尊重,其實是對孩子缺乏主動關心,不熟悉孩子的生活細節,無法進入孩子的世界,孩子對他而言是陌生的,但親子間心照不宣,互相不戳破那一道無形的疏離鴻溝。

 「我真的了解孩子嗎?」家長冷靜理性這樣自問,親子關係的建立必須仰賴時間,還要細心經營,看來繁瑣,卻點點滴滴隱藏幸福與甜蜜,唯有在細微處的關心與支持,爸媽才能進入孩子的世界,理解孩子的想法,親子關係就是這樣長期累積而成,絕對無法速成,更無法假他人之手完成,尤其每個孩子是獨立個體,有著與眾不同的想法,所以家長才能因孩子的考驗,日日成長,天天進步,能身為爸爸或媽媽,怎不是上天賜予的神聖使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