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淺談國中適性輔導之我見

  【文/洪錫璿 臺北市大安國中校長】
 十二年國教的五大基本理念就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適性揚才、多元進路與優質銜接。其核心精神其實就是「適性」,落實以學生為學習中心的基本價值。

 基本上國中教育,都應該基於適性的概念來輔導學生學習。如果針對輔導學生從國中階段畢業後,如何選擇下一個學習階段的歷程為主題。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討論的適性輔導。

 適性輔導一般可分為三個層面來操作,第一是協助學生自我探索,經由瞭解,發掘自己的潛能。第二是生涯試探,透過操作體驗,學生更真實接觸到這些進路的實際樣貌,而非只是空洞的名稱。第三是收集統整各種資訊,引導學生為進路做出抉擇。簡言之,適性輔導可以歸納成自我瞭解、多元試探、妥適抉擇三個向度。

 就我所瞭解,臺北市中學對於適性輔導都有完整的規劃與實施步驟。「自我瞭解」不單從學生的學習情形去分析,也教導學生自我覺察的技術,更透過許多專業級的心理測驗,客觀的呈現出學生的個性性向、職業傾向、學習策略等資訊,學生透過各種資訊,逐步掌握自我的圖像。「生涯試探」也不同早年,現在主張是多元試探,不再只是高中、高職、五專這樣的名詞解釋,而是從一些基本介紹出發,辦理許多試探的課程、營隊、從業人的經驗談…等等多元的方式,藉由操作、體驗、分享,讓學生更能貼近,去感受到這些進路的真實面貌,不再只是憑空想像。就「妥適抉擇」的部分,許多學校從學生國中一入學,就開始建置學生生涯檔案資料夾,教導學生將其資料有系統的記錄與分析,到了畢業選擇進路前,更安排專業的輔導教師與導師,與家長、學生一同討論,也辦理多次的模擬志願選填等等,其用心就是希望能協助學生能有更完整、更周延的資訊,去選擇最適切的進路。

 其成效如何,就我近年與家長們的互動來觀察,十二年國教的議題上,適性輔導確實漸漸受到重視,像近年來選擇高職或社區高中的情形越來越多,這顯示僅以學校排名作為學生進路的考量,已有了新的轉變。

 但適性輔導不是單純的選校問題,值得我們努力的地方仍多,我僅列舉二點供參:
第一適性輔導關乎國家人才的培養,要配合國家未來發展需求,應該還是要考量就業市場的需求面。例如現下高職餐飲、美容等林立,一些汽車修護等工業類科大量萎縮,這符合未來的社會需求面嗎?還是完全配合學生的流行?會不會造成人才供給的失衡,學生未來反而跌入結構性失業的窘境。學生對政策與趨勢的資訊掌握度不足,政府有責任讓學生瞭解的更多,像是目前市場的趨勢與國家未來的政策走向,才能減少現下高投資低報酬,教育資源重疊浪費的情形。政府未來適當的介入人才供需的整體調控是必要的,更是一種責任。

 第二適性輔導不是未來的保證書,國中學生畢業後,其能力、環境、境遇都還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我們說人生就是不斷的學習與抉擇,國中時期的進路選擇,只是現階段的最適解,未來誰也不能斷言未來的發展,也因此認真周延的做好眼前的抉擇即可,即便不如己意也不用過度反應,向前繼續努力才是更重要的。未來的社會變動快速,一個人一生換過好幾個工作是常態,相當多的人轉換的工作根本是跨領域的,甚至與自己學歷無關。所以選擇不能斷言好壞,發展還是要看自己如何面對。我們換個角度說,適性輔導的價值,在教導學生學習到如何自我瞭解、多元試探、妥適抉擇的能力,這可能比決定的本身更具有影響性。面對未來生命中無數的問題,眼前的幸運或挫折都是一種經驗,經驗如果成為能力提升的動力,對學生絕對是正向的!如果親師生不能認知到適性輔導的有限性,與抉擇能力提升對學生生涯的積極性,適性輔導就還有努力空間。

 綜言之,適性輔導有著十二年國教的靈魂,教育單位也卯足全力去經營,也逐步呈現成效。但適性輔導成不成功,不是端看教育現場的改變,更重要的是要看向未來,國家的競爭力與人民的幸福健康是否真的提升。沒有正確的整體的國家規劃,如何人盡其才?適性就只是一個海市蜃樓。

 適性輔導絕對不是選校輔導,是一種個人觀念與能力的培養,更未來國力的基石,是一個需要大家一同努力的議題!

教育現場的「衛星導航」現象

 【文/謝丞韋 臺北市景興國中輔導主任】 pic

 假日與家人出遊,在雙北地區只要說出一個地點,我總是可以很快的在腦海中搜尋出一份路線圖,頂多出發前再看個Google地圖就可以準確的抵達,無須使用衛星導航。這樣的能力,其實是在大學時訓練出來的。從外地到臺北念書,當年沒有網路,沒有手機,更沒有衛星導航,摩托車置物箱裡一定放著一本地圖,在查地圖、走錯路、再修正、找到目的地的過程中,對大臺北地區的路線刻畫出深刻的印象。

 開車的朋友都應該有過類似的經驗,如果前面有人帶路,你跟在別人的後面車開,或是旁邊有個人指揮你往前、往左、岔路向右……,直到抵達目的地,你腦海中還是沒有概念,對路線仍然不熟悉,下次你還是找不到目的地。為什麼?

 國立政治大學詹志禹教授曾經發表過一篇有關「衛星導航父母」的文章,詹教授指出,自己找路,是一個主動學習的過程;依賴衛星導航或別人指揮,是一個被動的學習過程。主動學習者從蒐集資訊、思考判斷、建構假設、嘗試錯誤、解讀回饋訊息,到重新蒐集資訊、重組思考、調整假設、改變行動、解決問題等歷程,都是由自己自主完成。被動學習者,在此歷程當中則被剝奪部分或全部責任。結論顯示,在指導孩子的互動歷程當中,指導者如果主控性太強,被指導者只不過聽命行事,而沒有自主思考、建構假設和決策判斷的機會,那麼他的學習成果將非常有限。

 從事學校行政工作以來,經常與家長討論親師溝通或親子教養的問題。孩子的人際互動問題,包含同儕之間的相處或師生互動,是很多家長最憂心的,甚至想衝到學校幫孩子解決問題。適度的親師溝通和意見反映是需要的,但我不認為家長可以替孩子「擺平」這樣的問題,親師溝通可以聚焦於「孩子欠缺哪些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未來孩子會繼續升學,會進入職場,會遇見各樣的同學、師長、同事或老闆,每一種人有不同的個性。學習適應環境、學習與人相處的能力與面對問題的態度,是孩子最重要的功課。面對人際互動的問題,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去思考可能的問題所在,然後給予適當的建議,接著讓孩子去嘗試、再修正、改變行動,最後解決問題。

 為了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父母親固然不應該過度保護、幫孩子做太多事情;身為教育工作者也要時常檢視自己,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是否主控性太強?家長和師長們都要避免扮演了「衛星導航」的角色,剝奪了孩子最重要的學習歷程!